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/新聞/ 主題展覽「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」

  • 上版日期:2024-04-01

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海報

展覽《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》為台灣好基金會與臺灣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,邀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,延續其之前在池上駐紮的經驗進行本次展覽選件及音樂創作,期待藝術銀行的作品與王榆鈞為本次行動實驗的新作《人聲無伴奏—聲像池》相互對話,創造出帶有沉浸與包覆感的展覽體驗。

《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》試圖進行一種現象音樂的詩性實驗,並將此次展覽視為一次行動,生成「聲音的視覺現象—視覺的聲音實驗」。於聲音中看見不可視的圖像肌理,於畫面中聽見潛在的意識聲音。跳脫以論述先行或既定策展框架,試圖以聲音作為觸媒,複聲出不固定的觀展路徑。期待注入一股差異的感官生成之流,於當代創造「聲像關係」的多重轉折與意義。


於此展中,相對於看見作品畫面,更實驗以聲音作為流動性先導;同時,傾向打開感知,直覺性地透過觀看作品而聽見聲音。以觀者的身體作為匯聚點,讓這些作品透過自身感知投射出聲音;或許是畫面的留白產生敘事性旋律、繪畫的縫隙產生詩性的聲響、影像的缺口有著抽象的動態音調等。抑或與觀眾共鳴出那段被遺忘於記憶深處的聲音,以此共振出有別於單向觀看作品的複感式體驗。


《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》邀請106位池上的在地居民,參與「人聲無伴奏」聲音實驗計畫。讓參與者聆聽池上聲音採集而創作的《水也四部曲》作為折射點,於片刻提取閃爍而過的生命記憶,從身體內部發出聲音。採集眾人之聲,轉化秀拉(Georges Seurat)描繪風景畫的點描法於聲音創作中。如同點描法的層疊筆觸,發展出「點描聲響」的創作方法。從幼童至八十多歲的年齡跨幅,將每個人的聲音凝結成多個聲點,順應著這些聲音脈動而創作。透過點描一個又一個聲音,聲繪成一幅〈人聲無伴奏—聲像池〉,也許我們慢慢會發現,個人生命史觀的聲音碎片將繪製成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印記。無言語的人聲超越抽象而進入潛在的意識狀態,其中堆疊著眾人的精神意志。如同藝術家馬克.羅斯科(Mark Rothko)所言:「作品是經驗本身的一部分,而不是思考經驗的反映」。


此展以聲音環繞著5大概念,包括:本然與地緣、光影與媒材翻轉、觀念與媒介、意識與時間、生命與邊界,從藝術銀行精選出21件作品。再透過《人聲無伴奏—聲像池》,以不可視穿透可視,讓聲音於空間中流動。音樂的本質是時間,如果你「先」我一步聽見,一方面隱含著時間的相位差,蘊含著一邊消逝一邊聽見;逝去是為了重生,生成同時亦朝向流逝。另一方面,如果「你」先「我」一步聽見,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得以自由帶入具象或抽象的指稱,調動主客體的對話關係而生成新的可能性。


透過此展覽,讓人從聽覺踏入視覺空間,從視覺過渡至聽覺聲場,然後轉向開啟另一個意識場域。它們不動聲色地潛藏;未曾察覺並不代表不存在,而是以另一種方式伏流於身體的意識脈動中。


它們隱匿著

等待你先我一步聽見⋯⋯


  • 藝術家:王雅慧、石晉華、伊命、林宜炫、林信源、林冠名、林奕維、林瑋萱、邱掇、洪韵婷、徐偉綸、張若綺、許馨文、陳硯平、陳誼嘉、黃金福、黃秋月、劉文瑄、劉文德、鄭麗雲、蕭雅心(按姓名筆劃排序)
  • 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展覽時間:2024/3/30-9/1 每周三至每周日、早上10點半至傍晚5點半。
  • 如欲瞭解更多資訊,亦可電洽池上穀倉藝術館,電話為:089-862-089、提前詢問預約。